在心理學(xué)上,,“踢貓效應(yīng)”是這樣說的:一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,,回到家就把沙發(fā)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,。孩子心里窩火,,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,。貓?zhí)拥浇稚险靡惠v卡車開過來,,司機趕緊避讓,,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,。這就是心理學(xué)上著名的“踢貓效應(yīng)”,,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,。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的心情,一般會隨著社會關(guān)系鏈條依次傳遞,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,,由強者傳向弱者,,無處發(fā)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終的犧牲品。其實,,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傳染,。這就涉及到一個“風(fēng)度”問題。
古人云:克己,、復(fù)禮,。克己,,就是遇事從容,,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;與人為善,,給周邊疲倦的心靈以慰籍與鼓勵,。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,把自己酷愛的種了滿院子的蘭花交與弟子,,并囑咐悉心照料。誰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將蘭花搬回室內(nèi),,恰巧風(fēng)雨大作,,原本開得正艷的蘭花被打得七零八落。弟子忐忑不安等待著師傅的責(zé)罵,。僧人云游回來,,得知緣由,只是淡淡說了一句:“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蘭花的,?!钡茏訌闹械玫絾l(fā),幡然悟道,。
的確,,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,時時保持豁達的姿態(tài),,很具挑戰(zhàn)性,。然而,在壓力下還能保持風(fēng)度,,就意味著對自己心理弱點的克服,,意味著人格魅力的提升。
“進門前,,請脫去煩惱,;回家時,帶快樂回來?!币晃患彝ブ鲖D在她的房門上掛了這么一塊木牌,。在她的家中,男主人一團和氣,,孩子大方有禮,,一種溫馨、和諧,,滿滿地充盈整個空間,。詢問那塊木牌,女主人笑笑,,解釋說:“有一次我在電梯鏡子里看到一張充滿疲憊的臉,,一副緊鎖的眉頭,憂愁的眼睛……把我自己嚇了一大跳,。于是,,我開始想,孩子,、丈夫看到這副愁眉苦臉時,,會有什么感覺?假如我對面也是這副面孔,,又會有什么反應(yīng),?接著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、丈夫的冷淡,,這些在我原來認為是他們不對的事實背后,,隱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!當晚我便和丈夫長談,,第二天就寫了一塊木牌釘在門上提醒自己,。結(jié)果,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,,而是一家人……” 主婦不經(jīng)意間的一句平白樸實的話,,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又煥發(fā)出生機。如果我們稍稍用心,,把這種豁達和體恤用于生活,、工作的各個方面,“踢貓”這條惡劣的傳遞鏈就能被截斷了,。
生活中,,我們每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。犯了錯誤之后有人能及時地提出批評意見,,這是犯錯誤者的福氣,。如果沒有人及時地提出來,,我們也許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。因此,,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,,甚至毀了自己的一切。有人提出了批評,,不管我們接不接受,,至少批評讓我們知道了自己犯了錯誤,會使我們引起警覺,。只要我們注意,,那么,我們在今后的生活里就會少犯或不犯同樣的錯誤,。其實,,批評,在我們?nèi)粘5墓ぷ?、學(xué)習(xí),、生活里是少不了的。親朋之間,、同事之間,、上下級之間,都需要有相互的批評指正,。我們生活在一個多誘惑的社會,,一失足就會成千古恨。批評能讓我們警鐘長鳴,,即使批評錯了也能讓我們未雨綢繆、防患于未然,,因此,,我們無須因為受了批評而生氣。批評是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,,我們應(yīng)該善待批評,。
一個人能接受批評,就能從善如流,,少犯錯誤,;如果善聽批評,就能做到虛懷若谷,,工作,、學(xué)習(xí)、生活中就能少走彎路,,少犯錯誤,。若聽不進批評,,一聽到批評的意見就生氣,或者暴跳如雷,,剛愎自用,,固執(zhí)錯誤,這樣的人,,早晚要摔跟頭,。俗話說得好,當局者迷,,旁觀者清,。我們應(yīng)該記住,良藥苦口利于病,,忠言逆耳利于行,。批評雖然讓我們一時生氣,但只要我們能冷靜下來思考,,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,,從而在批評中受益前進。生活中有人批評,,是一個人的福氣,。
在現(xiàn)實的生活里,我們很容易發(fā)現(xiàn),,許多人在受到批評之后,,不是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么會受批評,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,,總想找人發(fā)泄心中的怨氣,。其實這是一種沒有接受批評、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的一種表現(xiàn),。受到批評,,心情不好這可以理解。但批評之后產(chǎn)生了“踢貓效應(yīng)”,,這不僅于事無補,,反而容易激發(fā)更大的矛盾。